“2015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成交总额为506亿元,比2014年缩水20%,其中下半年成交总额为257亿元,比去年减少19.1%。尽管本年度对于大多数中国艺术品拍卖机构而言,是持续艰难的一年,但拍卖市场规模在连续下跌后基本维持在大涨前2010年的水平。”资深艺术品市场专家龚继遂在《2015年秋拍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如此说道。
2015年度中国艺术品拍卖成交(注:数据来源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
正如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所发布的《报告》中所说的,在持续艰难的一年中,中国艺术品市场进入了一个相对安稳的平缓期,至少并未出现诸如“腰斩”的关键词。
解读《报告》核心:“拍卖资源”的再分配
如果说2015年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拍卖类的新闻报道,“亿元回归”会是一个重要的事件,这一年中,有9件中国艺术品的价格以超过亿元的成交,其中中国书画占据了7件,佛像成为本年度持续的热点,有一尊佛像得以进入亿元榜单,另外珠宝奢侈品作为海外拍卖中的强势板块,有一件红宝石及钻石戒指以超过亿元成交。
似乎从拍卖场的来看,中国艺术品市场让人们起码是观光客们重现回到了一种血脉贲张的状态,可是现场买家的谨慎性也是不得不考虑的因素。
“市场已经越来越进入“两极分化”的状态,在常规的交易平台里,大家更注重趣味性、个人的兴趣爱好和自己对艺术品价格的承受能力;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大家追求资源化、稀少性,希望在高端拍品中选择最好的。藏家一般都有自己的收藏体系,若想自己的收藏有说服力并成为收藏的典型,这就需要拿一些扛鼎力作作为亮点。”中国嘉德拍卖书画部总经理郭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龙美术馆藏《侧卧的裸女》1.7亿美元 纽约佳士得秋拍
正如郭彤所说,资深藏家的收藏体系已经相对比较完善,眼光也越来越挑剔。同时一些重量级的藏家甚至开始调整自己的收藏体系,而《报告》也认为这种藏家财产的重新分配也是2015年拍卖的关键词之一。
“这与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以及新的财富生成模式密切相关,这种需求也可清晰地在其境外购买行为中呈现出来,比如国内藏家尝试购买西方印象派和当代艺术品已渐成风气。由于中国经济和投资视野的国际化、文化视野的全球化,及文化资源的交流,人们对于文化产品的关注也从传统的中国艺术品门类扩展到西方经典作品和当代亚洲艺术品,这种潮流和动向将成为艺术品市场的常态。”龚继遂在《报告》中说道。
伦敦和纽约苏富比、佳士得现当代艺术成交额走势图
数据来源: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AMMA),统计时间为2015年7月1日至12月31日。
另外在《报告》中所看到的蘇富比拍卖行所公布的数据中,亚洲买家在2015年上半年苏富比全球拍卖中,成交金额比去年同期增长35%,超过20个板块均出现亚洲买家的身影。佳士得拍卖行更是直接公布亚洲拍卖及亚洲艺术的全年总成交为20.53亿美元。如果按2014年的佳士得业绩约68亿美元估算,亚洲元素占比接近30%。
亚洲藏家 枕形缅甸天然鸽血红红宝石戒指1.4亿港元 香港佳士得秋拍
这之中,重要藏家刘益谦持续在海外出手,其中以1.7亿美元将莫迪利安尼的杰作《侧卧的裸女》纳为馆藏,创下世界艺术品拍卖第二高价成交纪录,也是亚洲买家历史上单一艺术拍品最高纪录;另外在11月底香港秋拍中,亚洲藏家以1.42亿港元购得15.04克拉枕形缅甸天然鸽血红红宝石戒指,刷新红宝石单克拉的世界拍卖纪录。
“我们将看到更多的中国买家在全球范围内收藏各个品类的作品。中国买家的收藏兴趣将更加多样化,在继续关注国内藏品的同时,他们的目光也将放眼海外收藏。国际上对高品级佳作的需求将强势增长。收藏家日渐提升的品味、洞察力和成熟度将是首要趋势。” 邦瀚斯拍卖行亚洲副主席及亚洲艺术总监任天晋在媒体采访中说道。
回归到中国大陆市场中,虽然重要藏家把目光转向了海外,但是中国大陆的力量依然不容小觑,尤其是中国书画部分的亿元榜单。
中国书画关键词:更新亿元榜单
“中国书画不需要老和印象派争宠或示弱,各有各的生存法则进步空间,每个价位都是一口一口叫出来的,喊到那儿了才能落槌,一个品种的交易幅度成熟扩展到一定时候才有你的‘规定区间’。”郭彤在中国嘉德大观拍卖结束后的微信朋友圈中说道。
2000年春拍-2015 年秋拍中国书画市场行情走势图
数据来源: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AMMA),统计时间为2015年7月1日至12月31日。
同样《报告》认为书画市场因剥离了一部分非正常需求导致体量萎缩,但仍是国内市场最重头、聚集人气最多的门类。如此严峻的市场环境还有不少精品释出,可见市场真正的需求并未全面冷却。
在雅昌艺术网所统计的2015年度中国近现代书画拍卖成交中,超过亿元拍品有五件,占50%的份额,而剩下的50%中,成交价均超过了6000万元,其中潘天寿的《鹰石山花图》和《鹰石图》分别以2.79亿元和1.15亿元成交;李可染的《万山红遍》和《井冈山》分别以1.84亿元和1.265亿元成交;齐白石花卉工笔草虫巨制册页以1.15亿元成交。自此,潘天寿、李可染和齐白石三位大师组成2015年度亿元俱乐部。
在记者所统计的名单中虽然并未有中国古代书画的上榜,但是从2015年度拍卖结果来看,古代书画依旧是安全期。古代书画板块中上拍8199件,成交额达20.92亿元,基本与2014年秋持平,占整个书画板块的27.31%,以明清拍品居多,其中包括文徵明、董其昌、冯宁、金农在内的29位古代书画家刷新了其个人作品的拍卖纪录。
和古代书画的稀缺资源所不同的是,当代书画和新水墨的板块则在2015年度成为书画三大板块中调整最多的部分。《报告》中数据显示当代书画成交总额为11.03亿元,同比2014年秋缩水近七成。本季度,大部分当代书画家的成交额同比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在经过快速上涨后需要休息和分化,当代书画和新水墨前两年价格上涨过快,价格虚高,现在受到冷落比较正常。
2015年秋拍各时期书画行情比对图
数据来源: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AMMA),统计时间为2015年7月1日至12月31日。
而对于中国书画部分的整体调整,郭彤在接受采访时则表示:“2015年是深度调整的一年,在困难的整体经济背景下,艺术品拍卖行业的信心遇到挑战。不仅是拍品结构,整个行业结构也遇到了困难,已经到了不得不努力寻求转变的境地。这么多年以来,中国书画各个门类、年代、地方画派都是各领风骚三五年。然而目前来说,个人趣味和学术风雅是市场的一个新的取向,这个取向也会是2016年的亮点。”
现当代艺术关键词:新格局“初长成”
2015年拍卖季,在经历了四五年时间的结构性调整,这个和一级市场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板块,终于有了一些新鲜的变化,并且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一二级市场倒挂的现象,例如抽象绘画从机构展览的火热,到拍卖市场纪录频出的跟踪;并且尝试着树立这一板块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绝对权威——中国嘉德拍卖首次尝试设立现当代艺术夜场拍卖,以期成为下一个“大观之夜”。
2015年现当代艺术品拍卖成交前十 数据来源: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
“良性调整”则是本季拍卖中另外一个关键词,在拍卖市场尚未成熟的今天,以及在征集难度的压力下,保利拍卖尝试着把二十世纪艺术首次纳入到专场拍卖中,完善了保利现当代艺术部的专场规划;中国嘉德也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摸索之后,三次尝试“个案性”专场梳理,从春季拍卖的王济远专场,到秋季拍卖的沙耆比利时时期艺术专场,挖掘市场中断档的艺术家;北京匡时拍卖则是让美猴王的作者张光宇大师“归来”,从展览到学术等各个角度全面透析艺术大师的价值。
就板块而言,得益于多个早期油画家个案专场拍卖,早期油画在此次板块轮动中胜出,通过对比发现,与一些流行的当代艺术相比,具有美术史定位的早期油画作品此前价格被低估,因此在有一定存世量作品供应的情况下此板块成交良好。从依旧炙手可热的赵无极、朱德群、常玉、吴冠中四位大师,到正在稳步上升的吴大羽、陈荫罴、沙耆、关良,市场对早期油画的价值逐步认同。
2013-2015年中国现当代艺术不同价格区间成交量对比图
数据来源: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AMMA),统计时间为2015年7月1日至12月31日。
当代艺术中的油画板块,曾经的泡沫压力仍未散去,从进入调整期以来,当代艺术的方向和品味不断轮换,从最早的F4到新F4(刘野、刘炜、曾梵志、刘小东),到本季的赵半狄、尚扬、石冲、毛焰、段建伟等艺术家,领军人物的变化可以看出当代艺术的调整变化。
青年艺术家板块上升速度比较快,国内几家拍卖公司都在不遗余力地推动青年艺术家板块。佳士得(上海)加大了70后中国年轻艺术家的比重,首推 “+86 Open”专场达96%的成交率,北京保利“中国新绘画&装置”88%的成交率。
资深艺术品市场专家伍劲表示:“青年艺术家的表现不错,70后80后群体在拍场上越来越重要,很多艺术家在突破个人拍卖最高纪录,目前还很难看到千万元的作品出现,但从佳士得和保利的青年绘画专场来看,作为交易环节的拍卖对市场趋势的把握清晰”。
持续大热的日韩艺术板块中草间弥生作品以5452万港币创个人拍卖纪录
另外近年来大热的日韩籍艺术家作品,其拍卖逐渐转移到港台地区,大有取代中国现当代艺术之争的趋势。张晓刚、曾梵志、贾蔼力等艺术家在香港纪录频出的印象还记忆犹新,但是随着市场的调整,草间弥生、奈良美智、井上有一等逐渐成为香港地区的这一板块的代名词。
当下拍卖行已经不再一味地去追求高价的拍品,而是更加有针对性,有计划性,并且持续性以板块的方式进行推广,在拍卖的同时,着力于培养更加广泛的收藏群体。也许,对拍卖行来说,市场的不景气反倒带来了另外一个新的机会:可以更好地审视自身的特色与缺失,为未来打造更加稳固的藏家基础与板块优势。
瓷器杂项关键词:总算过关了
2015年中国艺术品秋拍依然延续了春拍调整的态势,这在瓷杂板块表现尤为明显。各大拍卖机构在2015年举步维艰。在瓷杂板块表现上佳的北京东正拍卖郑健生先生坦言:“2015年秋拍的形式对于拍卖公司来讲是十分艰难的,但是总算是过关了”。
2015年秋拍中国地区拍卖瓷器杂项成交前十 数据来源: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
作为艺术品拍卖领域中主流交易板块之一的瓷器杂项,今秋表现还是延续了近年来的调整势头,以总体不温不火、各个板交易平淡收场。然而,单件拍品却一枝独秀冲破亿元——一件十四世纪释迦摩尼造像以1.035亿元成交,这成为内地艺术市场调整期以来,在瓷器杂项方面首件过亿元拍品。瓷杂板块一直为欧美主导,长期以来交投好于内地,然而却在今秋显出疲态。相形之下,内地已不显落差,加之有明星拍品偶然闪现,总不免带来一些良好的预期。
“2015年秋拍古董方面从全球来看,无论是国内、香港、欧洲、美国等都表现出了一种调整的态势。总的上拍数量都有明显的下降,成交率和拍品溢价率也不是很高。但是从这种不好态势中我们还是能发现一些亮点,比如拍品中的精品表现依旧稳健,拍卖公司在征集方面也是下了很大的工夫,这些都是好的表现。2015年秋拍古董方面买家比较挑剔,对拍品的专业度要求比以往有着明显的提升。具体来看,各个古董门类顶尖的精品表现都很出色,一些生鲜货用低价起拍的方式也得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同时也有一部分在近几年常见的拍品今年的表现却乏善可陈。”北京保利古董珍玩部主管李移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2015年秋拍各地区上拍瓷器杂项数量比
数据来源: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AMMA),统计时间为2015年7月1日至12月31日。
中国古董总呈现“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局面,即便中国艺术市场风起云涌之时,大量的买家也是去海外淘宝。但是在2015年秋拍中,国内拍卖公司在瓷杂板块中的表现却有着明显的提升。国内地区以51.09亿元占据了总成交额的52.18%。相比往年海外及港澳台地区在瓷杂方面优势显著的态势,2015年内地地区瓷杂板块的表现可谓交出了一份“抢眼”的答卷。
从2015年秋拍瓷杂板块成交榜单中可以看出,国内拍卖公司占据了前三名的位置,上榜数量也从2015年春拍的四席上涨到了七个席位。在2015年秋拍的瓷杂板块之中,国内地区在拍品征集和市场培养方面下足了功夫,并且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私人珍藏专场的效应,私人珍藏专场的推出是艺术市场活跃化与收藏家藏品规模化的结果。它们往往带有藏家个人的审美趣味与收藏取向,从而也丰富了拍场的多样性。对于拍卖公司来说,私人珍藏不仅兼具学术价值与文史情怀,更重要的是其品牌影响力有助于提高业绩。
Copyright © 合肥人才网 版权所有 皖B2-20080012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芜湖路街道望江路与徽州大道交口智烁智联数字科技产业园 官方微信:19533837162
未经 合肥人才网 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招聘信息及作品
电子营业执照 |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