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英文作文最怕什么?不是单词拼写错,而是段落“卡壳”——前一段刚说完“环保的重要性”,下一段想聊“个人行动”,中间像被剪刀剪断的绳子,逻辑断层!每天通勤20分钟、等饭10分钟,这些被你刷短视频浪费的碎片时间,其实能让你背熟5个英文作文万能过渡句,下次考试直接“逻辑开挂”,阅卷老师看了都夸“结构清晰”!
为什么选“5分钟微专题”?
英文作文拿高分,逻辑连贯比“高级词汇”更重要!雅思、托福、四六级阅卷人都强调:“段落间的过渡句,是体现写作思维的关键。”但背长篇大论的模板太费时间,通勤、排队这些“5分钟碎片”,刚好能啃下“过渡句”这种“轻量硬货”——不用带书、不用抄笔记,每天重复3遍,一周就能形成“肌肉记忆”,考试时提笔就来!
今天分享的5个过渡句,覆盖因果、对比、举例、总结、递进5大高频逻辑,从初中到考研英语都能用!先记住英文原句,再看“场景+例句”,最后直接套进你的作文里——
①因果衔接:This can be to...
适用场景:当你需要解释“现象的原因”时(比如“为什么年轻人越来越爱网购?”),用它从现象过渡到原因。
优势:比“”更学术,适合议论文、图表作文。
例:前一段写“据统计,2023年线上购物用户增长30%”,下一段要分析原因,就可以说:
"This can be to the of and the of ."(这一现象主要归因于移动支付的便捷性和线上商品的多样性。)
②对比转折:... has its , it is not .
适用场景:讨论“双刃剑”话题(比如“社交媒体的利弊”“科技发展的影响”),用它从“优点”过渡到“缺点”。
优势:简洁点明对比,避免“but”的生硬感。
例:前一段夸“社交媒体让沟通更高效”,下一段要讲“信息过载的问题”,就可以说:
" has its in , it is not such as ."(尽管社交媒体在提升沟通效率上有优势,但它并非没有信息过载等缺点。)
③举例支撑:A case in is...
适用场景:需要用具体例子证明观点时(比如“坚持能成功”“环保政策有效”),用它从“论点”过渡到“案例”。
优势:学术写作高频表达,瞬间提升说服力。
例:前一段写“阅读能拓宽视野”,下一段要举“《人类简史》的例子”,就可以说:
"A case in is : A of , to the of from ."(一个典型例子是《人类简史》,它让读者从多元视角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
④总结递进: all into , it is safe to that...
适用场景:结尾段或分论点总结时(比如“总结某政策的效果”“重申观点”),用它从“分析”过渡到“结论”。
优势:比“in ”更自然,适合学术性议论文。
例:前几段分析了“新能源汽车的环保性、经济性”,结尾总结时可以说:
" all into , it is safe to that will play a role in ."(综合所有因素,可以确定电动汽车将在未来交通中发挥关键作用。)
⑤观点延伸:, it is that...
适用场景:需要补充“额外观点”时(比如“除了A,B也很重要”),用它从“主论点”过渡到“补充论点”。
优势:避免“also”的单调,让逻辑层次更清晰。
例:前一段讲“教育能提升个人竞争力”,想补充“教育还能促进社会公平”,就可以说:
", it is that as a to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教育是促进社会公平的桥梁。)
最后说句大实话
这5个过渡句,不需要你“理解深意”,只需要“重复记忆”——通勤时读3遍,等电梯时默背1遍,睡前再看1遍,一周就能烂熟于心。下次写英文作文,再也不用抓耳挠腮想“怎么衔接”,逻辑流畅得像“开挂”,阅卷老师想不给高分都难!
现在就打开备忘录,把这5句话存进去——明天通勤,就是你逆袭的开始!
Copyright © 合肥人才网 版权所有 皖B2-20080012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芜湖路街道望江路与徽州大道交口智烁智联数字科技产业园 官方微信:19533837162
未经 合肥人才网 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招聘信息及作品
电子营业执照 |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