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硕士生都开始简历造假了!背景调查,不止于“诚信核查”

简历优化 2025-05-16
一个清华大学法学院硕士在读生,为了利益竟然铤而走险,在亿万观众的注视下公然造假。在求职招聘市场,「学历」和「工作履历」是硬性指标,对求职者能否获得工作机会至关重要。比「优化简历」更严重的是求职者的花式造假行为。首先是「教育背景」,2001年以后毕业的学历信息,都可以通过《学信网》查询。

正文共3057字,预计阅读时间:20分钟

近期,某大V爆料,比亚迪正在追查员工学历。

近些年,比亚迪业绩屡创新高,招聘需求大幅扩张,吸纳了大量应届生,给很多高校的应届生就业率出了大力。

然而,繁荣背后也有隐患,部分人动起了歪心思,简历造假,企图蒙混进比亚迪。比亚迪要求员工作出学历真实性承诺,也属正常应对手段。

不禁想到一则旧闻:《令人心动的》实习生何妟哲简历造假。

一个清华大学法学院硕士在读生,为了利益竟然铤而走险,在亿万观众的注视下公然造假。

职场失信,可见一斑。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职业背景调查服务(以下简称「背调」)成为招聘HR的重要技能。

01

火热的“简历优化”

在求职招聘市场,「学历」和「工作履历」是硬性指标,对求职者能否获得工作机会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竞争力,大多数求职者会对简历进行包装:

合并工作履历,掩盖辞退真相;

延长就职时间,提升竞争能力;

虚报当前薪资,争取更高待遇;

美化项目经验,夸大个人作用;

在淘宝上搜索「定制简历」,月销售过万的店铺比比皆是。

清华硕士生都开始简历造假了!背景调查,不止于“诚信核查”(图1)

很多求职者凭借优化过的简历,以及一张能言善辩的巧嘴,就斩获无数。

比「优化简历」更严重的是求职者的花式造假行为。

有程序员自制「学信网小程序」掩盖自己的假学历,险些骗过HR的检查;

也有应届生花重金购买专业英语六级证书、大型企业实习证明和销售业绩冠军的虚假履历,成功混入大型民营企业,后来因为证书编号问题才东窗事发。

泛滥的造假现象,迫使企业通过背调来「去伪存真」,减少无效招聘带来的经济损失。

而且,背调对企业还有一个隐性好处——战略威慑。

很多心怀鬼胎的求职者一听说企业有背调环节,要么忽然拒绝、要么坦白作假行为,希望获得谅解。

职场社交平台上对背调的质疑声从未停止,但这些争议恰恰说明了它的价值。

造假者头顶,需要背调这面「照妖镜」。

02

背调不止于「诚信核查」

有个案例,我印象深刻。

当时公司要为旗下的私立高中招聘一名经济学老师,猎头公司推荐了一个美国藤校毕业的优秀候选人。

几次沟通后,高管团队和老板都非常满意,当场就拍板要人,但人力总监坚持要做背调。

得到授权后,他分别联系了候选人前单位的HR、下属、平级和上司,搭上不少人情,详细调查了候选人的工作情况、离职原因、绩效表现和不同视角的同事反馈。

事无巨细的背调结束后,人力总监投了反对票:

候选人性格高傲、缺乏耐心,不适合教学工作。

不过由于高管团队的坚持,候选人还是被高薪聘用。

然而还不到半年,这位候选人就多次被投诉上课古板、态度恶劣,对学生爱答不理。

这个案例让我重新认识了背调的价值。

清华硕士生都开始简历造假了!背景调查,不止于“诚信核查”(图2)

除了对求职者进行诚信核查,还能帮我们检验求职者的综合能力,提高招聘效率。

03

背调实操流程

从理论上来说,整个招聘环节中需要进行3次背调:

,签署后,验证「过往薪资」;

,正式入职,验证「教育背景」;

,转正前,验证「工作履历」;

不过在实际工作中,3次背调大多是合并在一起进行,但调查内容基本不变。

在背调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几个重点:

1)调查原则

背调牵扯到应聘者的个人信息,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严格遵守「四不调查」原则:

不授权不调查;

不签不调查;

非工作内容不调查;

个人隐私不调查;

HR等相关人员要对应聘者的个人隐私进行保密,尤其要避免触碰《刑法》第253条: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

2)调查种类

首先是「教育背景」,2001年以后毕业的学历信息,都可以通过《学信网》查询。

其次是「资格证书」,比如建造师,可以通过《国家资格证书全国联网查询网》。

最后是「工作履历」,需要综合社保记录、银行流水和证明人提供的信息,逐步确认。

3)调查目标

背调正逐渐成为企业招聘流程中的「标配」,互联网头部大厂连基层员工都会调查,但中小企业出于成本考量,只会针对特定人群背调。

① 财务人员

九十年代曾震惊国内的「澳洲山庄资金链断裂事件」的起因,就是财务人员利用职权,以公司名义大举借债1.2亿后卷款潜逃。

对于掌管公司经济命脉的财务人员,严格的背调是入职的绝对前提。

② 高管团队

2017年,媒体报道过一起荒诞的职场造假案件。

只有小学文化的任某,凭借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建造师执业资格证书和北京户口这一套「假证组合拳」,混入萧山某知名企业,月薪高达7万元。

工作几个月后,任某才由于工作能力不足露出破绽,被公司识破伪装。

管理层手握重权,但所需要的能力不像业务岗位那样直观,没有普适性评价标准,存在巨大的招聘风险。

除了常见的薪资、学历和履历调查,还有少数极其重要的核心岗位,需要企业付出更大的时间精力进行「定制化」背景调查。

人力资源市场有个著名的「3:4:3」法则,30%的顶级人才,几乎被雇主们用奖金、股份、合伙人等手段牢牢「锁在」重要岗位上。

招聘这样的「牛人」时,企业要付出巨大成本,为了保障招聘质量,不能只依靠第三方背调公司,HR也必须参与进来。

有些信息,只有亲自验证才安心。

分享两个「定制化背调」的实践技巧:

a 团队角色

面试和背调的底层逻辑是——识人。

所以我们先要建立自己的「识人系统」,简单说就是把候选人「归类」。

可以用「权力欲」和「稳定性」为标尺,把候选人划分成4类:外交家、暴君、匠人和协作者。

外交家:擅长沟通,整合、抗压能力强;

暴君:攻击性、掌控欲强,情绪起伏大;

匠人:专注力强,情绪稳定、抗压能力强;

相关推荐
X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19533837162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
关注服务号
关注服务号
关注抖音·每日上午9:00-11:30进行直播带岗
关注抖音

Copyright © 合肥人才网 版权所有 皖B2-20080012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芜湖路街道望江路与徽州大道交口智烁智联数字科技产业园 官方微信:19533837162

未经 合肥人才网 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招聘信息及作品

电子营业执照 |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新安人才网合肥人才网
AI助手 ×
AI助手AI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