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4日下午,在我校高中部小剧场,召开了高一年级研究性课题开题讲座。
首先,赢帆生涯规划的白雪松老师,给我们讲解了什么是研究性学习,以及我们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
一、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与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知识的活动。
二、研究性学习的分类
1. 社会现象类
2. 历史人文类
3. 科学研究类
4. 实验制作类
三、研究性学习如何选题?选题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1. 选题与目标专业匹配
选题可以与自己的目标专业方向靠近,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我们对自己目标专业的了解,更可以加强自己对它的兴趣。
2. 选题不宜过大,以免难以驾驭
选题时,同学们应该选择一些范围较小的、力所能及的课题,课题过大可能会导致数据资料难以收集、时间紧迫、课题实施困难等问题。
3. 选题来自生活和学习中的观察与思考
在选择课题时,同学们可以选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或者在生活中较为普通的事物进行研究,避免脱离生活实际,给研究造成困难。
4. 选题不宜加入主观界定
选题时,同学们应该以客观的心态进行,而不宜加入主观界定。幽默的白老师为我们举了个例子:选题“中国农村建筑为什么这么丑?”应该改为“上海农村建筑风格调查研究”。
白雪松老师还给我们分享了往届学生的优秀案例,并建议我们在选题的时候,要限定对象和内容。
四、开题报告的撰写
首先是课题背景说明,其次是课题目的和意义,接着是研究计划、预计成果和研究反思。
五、团队协作
以社会现象为例,研究性学习需要查阅资料、设计问卷、发放问卷、统计处理、撰写论文等诸多流程,因此团队协作非常重要。组长要明确组员分工,协调工作衔接、核查工作结果。
白老师还就研究背景调查、研究方法、问卷设计,给出了一些实用性建议,例如:百度学术、百度文库、李特克量表、语义量表,等等。
白雪松老师的讲座,幽默风趣、形象生动、案例丰富,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其次,学校负责教科研工作的李道军老师,对白老师的讲座进行了补充与总结。李老师向我们展示了高一年级研究性学习开展计划时间表。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
13周-14周(12月3日上交课题和小组分工):选题。确定研究课题、分组分工、确定指导老师。
15周-16周:开题。初步完成开题报告和研究计划;小组有两次活动。
17周-18周:修改并完善开题报告。专家指导、小组讨论,明确开题报告要素,修改完善开题报告。
寒假:证题。设计研究方案、实施调查、整理调查数据(小组有两次活动)。
高一年级第二学期:
1-4周(3月11日上交定稿):中期报告。根据调查数据,形成初期结论,完成中期报告。
5-10周(4月22日上交定稿):结题。讨论交流并完善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调查报告),不少于2000字。
11-12周:评价展示汇报。回顾课题过程,制作ppt,多种形式展示成果,组员互评。
13-14周:优秀课题评选。班级推荐优秀课题1-2个,全校评选出4个优秀课题。
15周:优秀课题校级展示。
最后,高一年级组长徐辉老师强调,希望同学们可以重视高一年级的研究性课题活动,认真完成研究性课题的各项工作,为自己交一份满意的答卷,为自己的高中生涯与未来的道路做好坚实的铺垫!
撰稿:高一2班陆佳怡 印欣悦
审核:张敏
Copyright © 合肥人才网 版权所有 皖B2-20080012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芜湖路街道望江路与徽州大道交口智烁智联数字科技产业园 官方微信:19533837162
未经 合肥人才网 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招聘信息及作品
电子营业执照 |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