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季度安徽省各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出炉,省会合肥以全体居民17045元、城镇居民19789元、农村居民8741元的成绩蝉联榜首,马鞍山(全体16139元)与芜湖(全体14492元)分列第二、第三。而黄山(全体11435元)、阜阳(全体8668元)则分别位居第六与末位,区域经济差距明显。透过数据,可见城市发展路径对居民收入的关键影响。
芜湖排名第三
2025一季度芜湖以全体居民14492元、城镇居民17844元、农村居民8625元的收入水平稳居全省第三,城镇居民收入仅次于合肥与马鞍山。
这一成绩与其产业结构密切相关。作为安徽“双核”城市之一,芜湖依托奇瑞汽车、海螺集团等龙头企业,2024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12.3%,汽车制造、智能装备等产业提供大量高薪岗位。
此外,芜湖通过“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引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资源,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兴产业吸引年轻人才流入。不过,其农村居民收入与合肥差距明显,城乡协同仍需加强。
黄山排名第六
黄山全体居民收入11435元,排名第六,但城镇居民14257元、农村居民8582元的数据,折射出文旅经济的局限性。
作为国际旅游城市,黄山2024年接待游客超8000万人次,旅游收入占GDP比重超30%。然而,旅游业以季节性、低附加值服务岗位为主,导游、酒店从业者平均月薪不足5000元。
此外,山区耕地资源有限,农业产值较低,导致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乏力。近年来,黄山尝试发展康养产业与数字文创,但规模效应尚未显现。
阜阳人均可支配收入垫底
阜阳全体居民收入8668元(全省垫底)、城镇居民11886元、农村居民6640元,多项数据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作为皖北农业重镇,阜阳粮食产量占全省近1/4,但农产品深加工能力薄弱,农业产值转化率低。2024年,该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仅6.8%,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传统纺织、食品加工产业附加值有限。尽管近年引入光伏组件、生物制药等项目,但产业链条短、高端岗位稀缺,难以拉动居民收入提升。
此外,阜阳农村人口外流严重,留守劳动力技能水平低,进一步制约收入增长。
值得关注的是,从头部与尾部城市对比看,工业与服务业结构差异直接影响居民收入水平。合肥凭借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等高端制造业,城镇居民收入逼近2万元;马鞍山则受益于钢铁、新材料产业升级,全体居民收入反超芜湖。
反观阜阳,一产占比高达18%,二产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难以支撑收入跃升。
此外,黄山与蚌埠(全体11102元,第八)的对比更具启示。蚌埠虽拥有“皖C”车牌与老工业基地底蕴,但玻璃建材、化工等传统产业面临环保压力,新兴产业布局滞后,导致收入增长疲软;黄山则因过度依赖旅游业,陷入“旺丁不旺财”的怪圈。两城困境表明,单一产业模式难以支撑可持续收入增长。
对于中下游城市而言,需结合自身资源探索差异化路径:
黄山可依托徽文化IP,发展非遗手工艺、高端民宿等文旅融合项目,提升产业附加值;
阜阳需强化农产品深加工,借助“秸秆变肉”工程培育肉牛产业链,同时承接长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
蚌埠应加快硅基新材料、生物制造等新兴产业集群建设,摆脱传统工业路径依赖。
省级层面,需通过财政倾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缩小皖北与皖南发展落差。例如,合新高铁开通后,阜阳与合肥的“1小时经济圈”有望加速人才与资源流动。
结语
2025年的安徽人均收入排名,既彰显了合肥、芜湖等头部城市的增长动能,也暴露出黄山、阜阳等地的结构性短板。在长三角一体化与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下,安徽各市需摒弃“千城一面”的发展逻辑,以产业升级、城乡协同为核心,真正实现居民收入的“质变”。
Copyright © 合肥人才网 版权所有 皖B2-20080012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芜湖路街道望江路与徽州大道交口智烁智联数字科技产业园 官方微信:19533837162
未经 合肥人才网 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招聘信息及作品
电子营业执照 |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